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閱寫課新詩─末字押ㄤ韻

愛依然飄揚
回憶默默被收藏
涼風帶點荒涼
陽光照進一絲光芒
是否還存在等待的希望

新詩─寂寞

寂寞是綿延的街道
沒有盡頭
寂寞是沉重的包袱
沒有理由將他卸下
等待著尚未絕望的希望
湛藍的總是癡癡的等待
等待來來回回的
有一天
能夠為他停擺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M型社會

什麼是M型社會?

M型社會的產生是因為婦人因為全球化而迅速累積財富,而因為資源重新分配使得中產階級的競爭力衰弱,因而使中產階級慢慢的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產生很大的缺口,最後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最後形成M型社會。

M型社會在教育上的概念是什麼?

當富有的人擁有的金錢較多時,就能用充沛的資源培育他們的下一代,而貧困的人擁有的金錢沒有那麼的充足,只能靠努力來爭取自己的未來,因此貧窮的人早已輸在教育的起跑點上,在M型社會中,學校制度容易受到優勢階層所影響,因此我認為實施常態分班是維持機會均等的重要措施之一,且我認為城鄉教育的差距政府應該落實適當的方案,使每個地區的分配資源平等,才能讓城鄉差距不要繼續擴大

若是真的,而你不是M型社會中,屬於權力階層,具有高級社經地位的一群,你覺得應如何因應,才能保障你的權益?

我認為政府的政策改革是必須的,政府不僅僅只須聽命於高層階級的聲音,更要聽聽中下階層的心聲,再者,積極充實自我且提升自己對外的競爭力,留意政府對於一般民眾的福利措施,不要使自己的權益受損,這些都是保障自己權益的方法。

為何現代中國人自稱華夏

華夏一般代指中國,但起源不明。目前中國可信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春秋左傳·正義》注:“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胡漢衝突的原因

遊牧民族沒有農業生產,卻依賴農業社會的農產品,以及工藝品。遊牧民族自春無法自給自足,必須經常與農業人群進行物質交換。故漢人政府經常以開關市的方法與牧民進行貿易,以攏絡牧民。但是一但雙方政治關係惡化,中國經常以切斷貿易做為報復手段,當和平貿易無法進行時,牧民便採用武力掠奪。其次是,遊牧民族深受自然環境影響,一但雨量、氣溫出現長期的變化,對牧民的生產活動影響很大。如氣候長期變冷,會使的草原萎縮,牧民只好往南方尋找心的牧場,結果就與農業聚落發生衝突。最後,自春秋以來的胡漢對立過程 ,漢人政權發展出以中國天子為中心的統治,而胡漢政權為了與農業民族對抗,必須發展出大規模的政治組織,如匈奴、突厥、契丹。在這類胡族政治組織形成的過程中,胡族的君主為了號召部眾,在建國的過程中有時以反中國為號召,製造仇恨,加深胡漢間的偏見和歧視。

台灣華語教學競爭力

如何加強台灣的華語教學競爭力?

我認為要加強華語教學競爭力勢必要熟習第二語言,了解多元風俗習慣與各國的教育制度,同時必須矯正自我發音,和了解自身中國歷史文化的演進,且讓教學內容活潑化和專業化,並使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變得精緻化且全球化,不受到距離和時間的限制,讓台灣的華語教學不停的改革和創新。

陸生來台之想法

我認為開放陸生來台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可以使台灣教學資源充分被利用且能提升台灣學生的競爭力擴展國際觀,但相反的另一個觀點使得台灣學生機會變少。不過我想開放陸生來台是一種對台灣學生來講能互相激勵切磋琢磨的動力,進而提升台灣學生的上進心,不僅僅能學習他們自動自發的讀書態度也能發現到不同的教育制度下所衍發出學生不同的學習態度。